齊大饑。黔敖為食於路,以待餓者而食之。有餓者蒙袂輯屨,貿貿然來。黔敖左捧食,又執飲,曰:「嗟!來食!」揚期目而視之,曰:「予不食嗟來之食,以至於斯也。」從而謝焉,終不食而死。曾子聞之,曰:「微輿!其嗟也可去,其謝也可食。」
以上的意思是說齊國發生嚴重的饑荒,黔敖在路邊做了吃的、喝的,以便等待過路的飢民充飢。那時來了一個飢民,用衣袖蒙著臉,連腳步都邁不開。黔敖左手端著飯,右手拿著湯,喊到:「喂!來吃吧。」那個飢民抬起眼睛望著他說:「我就是不願意吃像你這樣吆喝著而施捨的飯,才落到這樣子。」黔敖聽了連忙向他道歉;但他還是不肯吃,因而餓死了。曾子聽到這件事情,就說:「這樣不對呀!別人沒有好聲好氣的嗟喚,當然可以拒絕;但在道歉之後,也就可以吃了。」
"不食嗟來食" 出自於:禮記.檀弓下篇。不食嗟來食的意思說:「即不敬之食」,後用以只具有侮辱性質或不懷好意的施捨。
禮記是由西漢 戴聖所編,是秦、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,共有49篇;或說明規範,或記述事例,或闡發禮的內涵。各篇大多是由孔子的弟子、在傳弟子及後來的學者所記。內容主要是在解說「禮」的 精神、意義與道理,可以作為個人修養的指引,以及維繫社會秩序的規範。
個人簡介
- Micky Mouse
- 我出生於一個平凡的小市鎮裡。平時的興趣是喜歡結交新朋友,喜歡看有文化的書藉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